Sunday, April 26, 2009

三盞燈變垃圾房 剷除地標不勝防

行政長官在上週答問大會所宣佈的各項惠民措施,由於本澳人際網絡緊密,所以早已或多或少被外界知悉,加上第 二次派錢早已失去新鮮感。因此這次答問大會仿如交功課般搪塞過去,除了香港有興趣炒作外,坊間出奇地寂靜,未有像去年那樣成為全民關注的談資,這也許令朝中大臣也大跌眼鏡。縱觀今次大會,各位議員關注民生問題較為明顯。而最近最受注目的民生問題之一,就是民署強行在三盞燈修建新垃圾房,這一倒行逆施,幾乎百分百地全民喊打,反對比例之高尤甚於護塔運動,創下回歸後新高,當局如何不得民心,由此亦可見一斑。今年乃政治敏感年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如此激起民怨小心引火燒身才好。

  民署近年在重大民生設施上屢敗屢戰早已名震全澳,下環街市如此,東北街市如此,小心新氹仔街市亦如此。垃圾房方面情況稍佳,二00六年首先在高士德馬路大砍路樹建幾個垃圾房作試點,最初居民對此反應強烈,只因其有一定合理性及強烈需求,加上本澳居民先天性習慣逆來順受,所以不足一年反彈已告平息。反而各區都見有例可循,強烈請求在各自區內加快取消開放式垃圾筒,大建垃圾房,於是一場全澳範圍內的騰籠換鳥運動風風火火地展開,也不管合適不合適,反正人有我有趕時髦,好像不在自己區內建一兩個垃圾房作形象工程便臉上無光。

  在這種不健康心態下,三盞燈垃圾房方案作為該區重建工程一部份,也悄然提上了日程表。根據顧問公司原來方案,其實垃圾房本應修建於地下二層,上面是市民地下活動中心,不過由於活動中心有技術性和安全性等問題,連帶地下垃圾房亦被同時槍斃了。與目前民署構思的三盞燈外圍地面垃圾房比較,已死亡的地下垃圾房雖仍有問題,但還算以民為本,起碼知道居民會怕臭。不知怎麼搞的即使好好的一個設計方案落到民署手上,總會變成非驢非馬的怪物。例如生果街整治本來很好,但結果完全固定的攤販不但阻礙卸貨,更無法在必要時通行消防車等緊急救援車輛,結果是苦了小販也苦了市民,兩面不討好,居民更只好祈禱自求多福。坊會早已提出應配套規範兩旁營商環境和廣告招牌,也已不了了之。

民本精神早滑坡
都是諮詢惹的禍

  民署經常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都說已經進行過諮詢,今次的問題同樣出在諮詢內容上。0五年制訂的三盞燈一帶重整計劃,其實大部份沒有落實,顧問公司的一籃子建議只被接受了生果街整治,而三盞燈圓形地卻被民署搞個面目全非。當時的諮詢,試問有多少建議用於今次重建?如果民署的諮詢得到的,是「希望透過重整及善用公共空間,一併解決周邊垃圾桶長期困擾居民及商戶的問題,改善衛生環境」的結論,這類諮詢對重整及可持續發展有多少作用路人皆見了。曾幾何時,下環街市就是被這種引導性的諮詢誤導民意而消滅的,前車可鑑歷歷在目豈敢淡忘?

  吊詭的是就連一向與民署保持溝通的三大坊會,也不知道所謂最終方案的諮詢結果落實內容,其民意基礎的薄弱及市民認受性之低可知八九矣。這種做法,當然為今次重建引起強烈反彈埋下了伏筆,所謂種惡因得惡果是也。當今世界沒有公眾參與便沒有社區民主已成主流共識,連工務局都已改弦易轍,民署又豈能再自絕於天下?

地標行區一團糟
民署道行真係高

  近年澳門無論新舊建築物言必談地標,這種為地標而地標的惡劣趨勢已到了令人極度厭惡和濫用的地步 。更狹隘的是這些所謂地標往往是攀比高度的所謂國際屏風豪宅,從而令真正的人文地標黯然失色。三盞燈圓地正是其中之一,如今可能有更加惡化的趨勢。

  根據新方案可知,民署亦不知不覺感染了風光才是地標、地標一定要高的風土病。先把三盏燈燈柱以恢復原貌為名將底部升高五十厘米,再加上新造五十厘米花崗底座,使燈柱高度比目前上升一米,希望其地標作用更明顯云云。殊不知真正的地標價值並不在於其高度,而在於其歷史價值及人文精神。與其為高而高,不如把精力投放於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底蘊、風俗習慣等文脈之上更實際。本末倒置增加一兩米,也不會比周邊民居更加高,徒浪費公帑而已。

  另一不知所謂之處是新方案中認為重整完成後,靠近亞利鴉架街一側圓形地可雙線行車,為日後近生果街街一側闢作行人專用區創造條件云云,其實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之作。

  近年另一濫用的整治或活化思維就是言必設行人專用區,希望把民署前地的成功無限量複製,但其實澳門與內地不能等量齊觀,且各區情況不盡相同,一區成功不等於各區成功。當然作為幕後推手的各區民間力量只局部考慮區內利益,未有全盤思路和城規知識便提出不切實際的建議亦不無關係。其實目前生果街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行人專用區,看不到把生果街對開一側也變成行人專用區的必要性。只要在有慶典活動時把光復街封閉一兩天,那就人車各取所需相安無事了。

交通不行仍雙行
霸王上弓行不行

  亞利鴉架街一側圓形地雙線行車,原意應該是增加車流量,帶動客流量,從而改善週邊營商環境,從上述拓展行人專用區一說已能得到印證。不過對著示意圖想來想去,究竟如何在亞利鴉架街一側圓形地雙向行車,而既不是亞利鴉架街雙線行車,也不是三盞燈圓地雙向行車,實在想不出所以然來,說到底可能只有民署的高手會明白。

  如果要想路通財通,則必然要作全盤整治才有效。本來工務局在亞利鴉架休憩區興建倉儲式停車場計劃,因受到附近居民強烈反對幾乎已明存實亡。假如民署真的期望以車流帶動人流再帶動消費,請問停車場建在哪裡?沒有停車場就妄想雙向行車、路通財通不啻是椽木求魚,為整個新橋區添煩添亂。早前有民間社團自發對該區交通流量和出行習慣、方式進行過深度調研並已進行公示,為甚麼民署對專業意見不主動了解和接觸?未來若渡船街至盧九街一側車位被取消擴闊道路,車位問題更加嚴峻,同時車流量會更多,停車場再不馬上著手解決勢必後患無窮。該區的道路問題需要解決,但為長遠計更需要解決的是車位問題。如果沒有站得高、看得遠的雄心統籌全局,其實對民署來說一動不如一靜總比亂投藥石、越幫越忙為佳。

柏林巷戰打到嚟
莫令盞燈跌落嚟

  在今次垃圾房事件中,新橋及提柯坊會、緬華互助會少有地強硬回應。民署可見事不尋常。主要因為目前暫緩施工的方案連三個團體也被蒙在鼓裡,又是一齣先斬後奏的戲碼。的確假如以後的該區年度大秀如東南亞美食節等,是在垃圾房包圍下的圓形地舉辦,實在令人倒胃及有失斯文,地標角色可能亦都不再。試問包括民署在內的政府官員和東盟使節,是在垃圾堆中參與活動你會有何感想?客人會質疑是否澳門土地資源缺乏到這種地步,連垃圾房也需要建在食肆雲集的旅遊區中心嗎?待客之道也不懂,澳門自然形像盡失,甚麼天下特色薈萃都是假的,人家知道真相不夾著尾巴逃走才怪。

  現在每天經過三戔燈圓地,看到像納粹德國戰敗前夕,有如一九四五年四月柏林巷戰的慘況。圓形地拆成像炮位的模樣,更形象一點像被蘇軍炮彈炸毀了的殘破炮位,與和諧城市的形象成為巨大反差。其實如果第一階段的整治計劃是圍繞著垃圾房為核心展開的,根本無需把圓形地搞個天翻地覆。正如新橋坊會理事長黃耀球所言,把垃圾房設在舊勞工局大樓地庫不就完了?何需勞師動眾畫蛇添足,且多此一舉?上面大樓依然可繼續改建為社區活動中心兩不誤,我們實在不明白當局何捨易取難,只盼鬧劇到此為止盡快把三盞燈圓地回復原狀,還給市民一個沒有垃圾房包圍的公共空間,這點小小的要求即能拯救地標於既倒,對民署諸官來說並不過份吧?

《訊報》,四月二十四日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